林清玄《秋声一片》
我们不能像在儿时的乡下,看到满地野花怒放,而嗅到春风的讯息;也不能在夜里的庭院,看挥扇乘凉的老人,感受到夏夜的乐趣;更不能在东北季风来临前,做最后一次出海的航行捕鱼,而知道秋季将尽。
我们不能像在儿时的乡下,看到满地野花怒放,而嗅到春风的讯息;也不能在夜里的庭院,看挥扇乘凉的老人,感受到夏夜的乐趣;更不能在东北季风来临前,做最后一次出海的航行捕鱼,而知道秋季将尽。
渺渺啼鸦了,亘鱼天、寒生峭屿,五湖秋晓。竹几一灯人做梦,嘶马谁行古道。起搔首、窥星多少。月有微黄篱无影,挂牵牛、数朵青花小。秋太淡,添红枣。
宋词如酒,愈陈愈香。千载之下,犹能醉人。世人多诵东坡“大江东去”,易安“寻寻觅觅”,固然绝妙,然宋词之海中,尚有许多遗珠,静待有缘人拾取。这些词作未必家弦户诵,却自有一番境界,足以渡人于迷茫,慰人于孤寂。今择四首相对冷门之作,与诸君共赏。
屡试不第的陈人杰写了31首《沁园春》,不到26岁便与世长辞,是南宋词坛最短寿的词人之一。随着宋蒙战争局势每况愈下,这位年轻词人的作品充满时局的紧迫感,痛斥南宋统治者腐朽无能,说出黎民百姓想说而未说出的话:谁使神州,百年陆沉,青毡未还?怅晨星残月,北州豪杰;西风
南宋咸淳十年,春风得意马蹄疾的蒋捷高中进士,扬起的烟尘写满了书生意气。彼时他尚是宜兴望族的骄子,雕梁画栋里,珠帘暮卷西山的云雨,少年的笑意里盛着江南的温润。
1305年春天,南宋最后一个词人“蒋捷”,在一个下雨的夜晚,围坐在僧庐旁去世了。与词人蒋捷一同去世的,还有象征宋朝盛世的宋词。
夏天是多雨的季节,雨有微雨、豪雨、阵雨……古往今来,看雨、听雨的人,心境更是千差万别。有时,雨是相思雨,“枕上轻寒窗外雨,眼前春色梦中人”有时,雨是清新雨,“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”有时,雨是江湖雨,“桃李春风一杯酒,江湖夜雨十年灯”在雨里,悟得月如何
君子有九思:视思明,听思聪,色思温,貌思恭,言思忠,事思敬,疑思问,忿思难,见得思义。——《论语·季氏篇》
蒋捷,字胜欲,号竹山,南宋词人, 宋末元初阳羡人。先世为宜兴大族,南宋咸淳十年进士。
在宋末元初的词坛上,蒋捷与周密、王沂孙、张炎并称 “宋末四大家”,其词风格多样,以悲凉清俊、萧寥疏爽为主,尤以造语奇巧独标一格 。蒋捷生于南宋末年,亲历了朝代的更迭,南宋的灭亡使他的人生充满了流离与沧桑,这种身世背景也深刻地烙印在他的词作中。虽在当时及后世长期